新闻发布会 | “升级版”来了!云南出台若干措施提升创新创业活力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省创新创业活力,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加快提升创新创业活力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创新创业政策措施》)。
1月24日,云南省加快提升创新创业活力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退役军人厅、共青团云南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政策文件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台背景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创业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完善双创政策体系,支持推动多元群体创新创业,持续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不断丰富双创活动内容,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截至2021年,全省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超过700个,包括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园区(基地)基地等。其中,有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国家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6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8家众创空间获得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70个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纳入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
但是,总的来说,我省创新创业生态不够完善、平台质量不够高、氛围不够浓厚。这次出台《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针对创新创业短板弱项,坚持“管用、有用、能用”原则,从平台建设、人才扶持、创新生态培育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
主要内容
《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立足解决关键制约、提升创新创业活力,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的角度,提出四方面11条举措:
针对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出3条措施:
一是开展创新创业平台全覆盖行动。培育创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到2025年,实现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对全省州市政府所在地、经济大县全覆盖,对省级本科院校全覆盖,对省级重点园区全覆盖,对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全覆盖。
二是开展存量创新创业平台提质行动。每年择优遴选10个创新创业平台,对在创业就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等方面评定为优秀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支持。
三是实施优质创新创业平台引育行动。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创新创业平台运营机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建创新创业平台3年内进入国家级序列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进入省级序列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针对激发各类创新创业群体活力,提出2条措施:
一是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入乡返乡人员等群体创新创业。支持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累计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9年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
二是强化创新创业典型示范。每年评选50名创新之星和创业之星,并给予每名10万元奖励。
针对培育完善创新生态,提出3条措施:
一是提升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充分利用闲置厂房、仓库等,兴办创新创业平台。租赁政府投资建设或运营的载体作为办公场所的3年内租金按照“先交后返”方式给予全额减免。
二是强化高校科研院所支撑作用。建立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比重。支持专利持有者创办企业,推出“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模式。
三是提高第三方服务水平。对单项服务的兑付额度最高可达服务金额的50%,每家科技型企业每年可申领使用科技创新券额度总额最高可达30万元。
针对强化组织保障,提出3条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领导。充分发挥省级、州(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梳理制约创新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开展疏解行动。
二是强化财税保障。多渠道筹集创新创业资金,推动各方面严格执行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及时将减税降费的红利惠及创新创业企业,并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的特色财税政策。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联合各媒体力量,加强对大型创新创业活动宣传报道,包括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创新创业大赛、“创响中国”等。同时,总结推广好先进经验做法,树立云南创新创业典型,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主要特点
《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密切结合云南发展实际,围绕破除创新创业制约因素、补齐创新创业短板,突出以下特点:
针对性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聚焦创新创业关键要素,抓住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群体、创新创业生态三个方面,找准突破制约我省创新创业纵深推进的难点堵点,从小切口入手,找准发力点,推动创新创业走深走实。
可操作性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是在充分梳理现有政策基础上,提出的“升级版”,具有良好政策执行基础;围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群体扶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制定的11条措施均提出了明确的支持事项,可操作性强。
形成合力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涉及我省发改、工信、财政、教育、科技、人社、退役军人厅、农业、团省委、省妇联等多个部门管理的创新创业平台,聚焦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青年、妇女等多个重点创新创业群体,政策覆盖面广、扶持力度大。政策制定之初就得到了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在后续政策落实推进过程中,将集合多部门力量,共同发力,推进政策落实落地,以政策红利更好激发市场活力。
精彩问答
记者问:《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中有没有针对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
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华:
《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的出台是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优先的具体举措,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对退役军人的尊崇和优待,保障了退役军人在享受普惠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再给予优待。
针对我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少,双创服务保障能力低的情况,《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明确了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对退役军人全覆盖,为退役军人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服务。
针对我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融资难的情况,《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明确了加大支持对退役军人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倾斜力度。退役军人可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累计贷款期限不超过9年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退役军人申请10万元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原则上取消反担保要求,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记者问:如何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社会众创空间协同的推进和建设?
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永全:
一是通过打造“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强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推动企业示范基地和高校示范基地结对共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高校示范基地所在城市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规划和布局,利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自身技术、人才、场地、资本等优势,推进高校和社会众创空间的资本融合、资源融合、区域融合、技术融合、信息融合、政策与服务联动,帮助大学生落实落地创新创业成果,聚集创新创业人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集研发、孵化、投资等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培育中心、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区等。
二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加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及专利保护培训课程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行业企业对接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推广应用。强化激励导向,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涌现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后续跟踪与支持服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益分配办法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符合云南产业发展与升级的优秀项目转化落地。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利用孵化器、产业园等平台,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高质量落地和转化实施。